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尝戏赠二首

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尝戏赠二首朗读

瑞香花发去年枝,惬对君家白玉池。
複幕重帘开欲遍,馨香少有外人知。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尝戏赠二首译文及注释

诗词:《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尝戏赠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曾几

瑞香花发去年枝,惬对君家白玉池。
複幕重帘开欲遍,馨香少有外人知。

中文译文:
瑞香花在去年的树枝上绽放,正美好地对着君家的白玉池。
重重帘幕拉开欲尽,芬芳的香气鲜少有外人知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郑侍郎家中的瑞香花盛开的景象,作者曾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花朵的赞美和对家庭生活的向往。

首先,瑞香花是一种芳香四溢的花卉,它在去年的树枝上绽放,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花朵盛开时,正好对着君家的白玉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白玉池象征着高洁和纯净,与瑞香花的芬芳相得益彰,彰显出诗人对于高贵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诗中提到了重重帘幕,意味着帘幕遮掩了花朵的美丽,使得诗人无法完全欣赏到瑞香花的盛开。然而,帘幕被拉开时,香气弥漫开来,却很少有外人知晓。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家庭幸福和温馨的渴望,希望能够分享这份美好,但往往只有家人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意义。

整首诗以瑞香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朵的盛开、与白玉池的对应以及帘幕的遮掩,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香气弥漫和外人不知的状态,也蕴含了一种隐逸之感,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婉约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瑞香花的盛开和家庭生活的美好,同时渗透着隐逸和追求宁静的情怀。

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尝戏赠二首读音参考

zhèng shì láng jiā ruì xiāng huā shèng kāi ér wèi cháng xì zèng èr shǒu
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尝戏赠二首

ruì xiāng huā fā qù nián zhī, qiè duì jūn jiā bái yù chí.
瑞香花发去年枝,惬对君家白玉池。
fù mù zhòng lián kāi yù biàn, xīn xiāng shǎo yǒu wài rén zhī.
複幕重帘开欲遍,馨香少有外人知。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诗文推荐

一堂既虚閒,一室可息偃。松篁度风清,窗户去日远。幽禅过亭午,凉气生薄晚。阃内即妻孥,更深遂忘返。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从今布袜青鞵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黄卷中人最起予,病来相对却成疏。新凉试傍青灯看,犹有飞蚊小未除。

把酒思閒事,春愁谁最深。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月下低眉立,灯前抱膝吟。凭君劝一醉,胜与万黄金。

玉露金波不可孤,相瞻今夕定何如。氛埃未净雨湔洗,阴翳小留风扫除。丹桂看来元了了,白榆种得许疏疏。一杯浊酒非难事,未有新诗报答渠。

诚明犹博学,直谅更多闻。休父中兴杰,宣王上圣君。精忠自金石,感会合风云。不谓生刍奠,今来下马坟。

今日知何日,东风破腊来。寒随边骑去,春与汉军回。彩胜参差翦,蔬盘饤饾开。不妨时节好,年事岂禁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