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同人

寄同人朗读

尽与贫为患,唯余即不然。
四方无静处,百口度荒年。
白发生闲事,新诗出数联。
时情竟如此,不免却归田。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同人译文及注释

诗词《寄同人》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同人
尽与贫为患,唯余即不然。
四方无静处,百口度荒年。
白发生闲事,新诗出数联。
时情竟如此,不免却归田。

译文:
寄给同道中人
时常与贫困为伴,只有内心的宁静并不受到影响。
四方皆无安宁之处,一家百口度过贫困的岁月。
白发无故卷入纷争,创作了一些新的诗联。
时代状况竟如此,难以避免只能返回田园。

诗意:
《寄同人》这首诗词写到了作者的困境和对现实的感叹。诗人面对贫穷困苦,与之为伍已久,只有内心的宁静使他得以在困苦中保持坚毅和坚守初心。然而,他周围的环境并不稳定,四处都是烽火与冲突,他的家庭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年头。诗人已经年事已高,本应过上平静的晚年,但却卷入了一些不必要的争斗和纷争。然而,他依然对这个时代的现状表示了无奈之情,只能退隐回归田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困苦生活的认识与感悟,情感真挚。通过描写自己的境遇和内心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以“尽”、“四方”、“百口”等词语的使用,突出了贫困给诗人带来的无处安身之感,而“白发生闲事”、“新诗出数联”更是突出了诗人想摆脱现实束缚,回归田园生活和追寻内心情感的愿望。整首诗词节奏紧凑,字句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的向往,幽含了一种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使人思索人生的意义和处世之道。

寄同人读音参考

jì tóng rén
寄同人

jǐn yǔ pín wéi huàn, wéi yú jí bù rán.
尽与贫为患,唯余即不然。
sì fāng wú jìng chù, bǎi kǒu dù huāng nián.
四方无静处,百口度荒年。
bái fà shēng xián shì, xīn shī chū shù lián.
白发生闲事,新诗出数联。
shí qíng jìng rú cǐ, bù miǎn què guī tián.
时情竟如此,不免却归田。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杜荀鹤诗文推荐

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

兄弟将知大自强,乱时同茸读书堂。岩泉遇雨多还闹,溪竹唯风少即凉。藉草醉吟花片落,傍山闲步药苗香。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一浑乾坤万象收,唯应不壅大江流。虎狼遇猎难藏迹,松柏因风易举头。玉帐英雄携妓赏,山村鸟雀共民愁。岂堪久蔽苍苍色,须放三光照九州。

莫认双林是佛林,禅栖无地亦无金。塔前尽礼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笠象胤明双不见,线源分派寸难寻。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

九华天际碧嵯峨,无奈春来入梦何。难与英雄论教化,却思猿鸟共烟萝。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花容淡处多。都大人生有离别,且将诗句代离歌。

人间寺应诸天号,真行僧禅此寺中。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挂帆波浪惊心白,上马尘埃翳眼红。毕竟浮生谩劳役,算来何事不成空。

省出蓬蒿修谒初,蒙知曾不见生疏。侯门数处将书荐,帝里经年借宅居。未必有诗堪讽诵,只怜无援过吹嘘。如今足得成持取,莫使江湖却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