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灯

天池灯朗读

山谷人家避李成,谁知劫数莫逃兵。
至今鬼燐青无数,认作文殊佛火明。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山谷劫数逃兵认作
相关诗文:

天池灯译文及注释

《天池灯》是一首宋代洪咨夔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读和赏析:

译文:
山谷人家避李成,
谁知劫数莫逃兵。
至今鬼燐青无数,
认作文殊佛火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苦难的思考和感叹。诗中描绘了一个山谷中的人家,他们为了躲避战乱而逃离李成(可能指宋代末年的李成谋反事件),然而他们却发现无法逃避兵灾的威胁。诗人通过描绘鬼燐的景象,强调了灾难的无情和无处不在,以及人们对此的无奈。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希望和宽慰,认为这些鬼燐可以被视为文殊菩萨的明灯,给人们带来一线希望和指引。

赏析:
《天池灯》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和无奈。诗中的"山谷人家"象征着普通百姓,他们被迫离开家园,逃离战乱的威胁。"李成"可能是指宋代末年的李成谋反事件,这也是一个历史上的战乱时期。诗人通过"谁知劫数莫逃兵"这句表达了人们对战乱的无奈和无法逃避的命运感。"鬼燐"的形象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恐怖景象,这里用"青无数"形容其无处不在的数量。然而,诗人通过"认作文殊佛火明"这句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思考,认为这些鬼燐可以被看作是文殊菩萨的明灯,给人们带来一线希望和光明。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战乱时期的苦难和人们的无奈,同时也带有一丝对希望和光明的渴望。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们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文殊佛火明"的比喻,传达出对人们坚持希望、追求光明的呼唤。这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中,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人们命运的思考和对光明的向往。

天池灯读音参考

tiān chí dēng
天池灯

shān gǔ rén jiā bì lǐ chéng, shéi zhī jié shù mò táo bīng.
山谷人家避李成,谁知劫数莫逃兵。
zhì jīn guǐ lín qīng wú shù, rèn zuò wén shū fú huǒ míng.
至今鬼燐青无数,认作文殊佛火明。

洪咨夔诗文推荐

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谁家刚齐饼,味过八珍烹。

方穷蔡择问唐举,未遇邺侯逢懒残。触石起云能沛雨,不应长作旱雷看。

扶疏岩桂拒霜开,苍莽鵁鶄属玉来。想见山阴秋色裹,一声欸乃暮潮回。

美官谁不爱,所贵以道得。道足以得之,有底去尤力。祥麟快掣锁,玄鹤不受弋。此意关重轻,当有识者识。

山如天目高,水如天目急。明月如乡人,不速推户入。问月从何来,天梯几何级。辛勤度参井,万里远相及。碧透银河乾,清浸玉宇湿。穆金无限波,潋滟手可汲。萤驾风...

风落虚檐燕子声,屋头屋尾菜花明。炉熏燕坐参消息,理本无亏莫望盈。

褵褷瘦鹤耻乘轩。踏遍莓苔十亩园。欲下横塘还决去,涨痕一尺晚来浑。

百一聚一车,百行根一诚。反身物皆备,动与诚俱行。勤如毂下转,谨如轼前横。和缓以将之,辔舞锡鸾鸣。廉者慾之轸,公者事之衡。更当主忠信,轴正箱自平。是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