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诗 十三

拟咏怀诗 十三朗读

横流遘屯慝。
上墋结重氛。
哭市闻妖兽。
颓山起怪云。
绿林多散卒。
清波有败军。
智士今安用。
思臣且未闻。
惜无万金产。
东求沧海君。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怀

拟咏怀诗 十三译文及注释

《拟咏怀诗 十三》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横流遘屯慝。
上墋结重氛。
哭市闻妖兽。
颓山起怪云。
绿林多散卒。
清波有败军。
智士今安用。
思臣且未闻。
惜无万金产。
东求沧海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混乱不安的局势和自身境遇的忧虑和感叹。诗中描绘了社会动荡、世道不正的景象,以及智者无法施展才华、忠臣难以为国效力的困境。诗人感叹自己没有财富,无力改变现状,但仍然怀抱着对高尚君主的希望,期待有一位英明的君主能够登基治理国家。

赏析:
《拟咏怀诗 十三》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混乱不安的时代。横流遘屯慝、上墋结重氛,形容了社会动荡、气氛沉重的局势。哭市闻妖兽、颓山起怪云,通过妖兽和怪云这样的形象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当时社会的不正常和不安定。

绿林多散卒、清波有败军,通过描写绿林散兵和清波中的败军,表达了国家军队的疲惫和溃败。智士今安用、思臣且未闻,诗人表示智者和忠臣在这样的时代很难施展才华和为国家做出贡献。

惜无万金产、东求沧海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贫穷无力改变时局的遗憾,同时又表达了对一位英明的君主的期待,希望能够有一位君主登位治理国家,解决社会动荡的问题。

这首诗词以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它不仅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态,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让读者在阅读之余能够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

拟咏怀诗 十三读音参考

nǐ yǒng huái shī shí sān
拟咏怀诗 十三

héng liú gòu tún tè.
横流遘屯慝。
shàng chěn jié zhòng fēn.
上墋结重氛。
kū shì wén yāo shòu.
哭市闻妖兽。
tuí shān qǐ guài yún.
颓山起怪云。
lù lín duō sàn zú.
绿林多散卒。
qīng bō yǒu bài jūn.
清波有败军。
zhì shì jīn ān yòng.
智士今安用。
sī chén qiě wèi wén.
思臣且未闻。
xī wú wàn jīn chǎn.
惜无万金产。
dōng qiú cāng hǎi jūn.
东求沧海君。

庾信诗文推荐

崩堤压故柳。衰社卧寒樗。野鹤能自猎。江鸥解独渔。汉阴逢荷筱。缁林见杖挐。阮籍长思酒。嵇康懒著书。

乾坤以含养覆载。日月以贞明照临。达人以四海为务。明君以百姓为心。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疎者根必深。云雨取施无不洽。廊庙求才多所任。

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员官。宿设玄璜浴兰。坎德阴风御寒。次律将回穷纪。微阳欲动细泉。管犹调于阴竹。声未入于春弦。待归余于送历。方履庆于斯年。

在死犹可忍。为辱岂不宽。古人持此性。遂有不能安。其面虽可热。其心长自寒。匣中取明镜。披图自照看。幸无侵饿理。差有犯兵栏。拥节时驱传。乘亭不据鞍。代郡蓬...

旌回外壝。跸静郊门。千乘按辔。万骑云屯。藉茅无咎。扫地唯尊。揖让展礼。衡璜节步。星汉就列。风云相顾。取法于天。降其永祚。

树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静乱。首恶既其南巢。元凶于是北窜。居休气而四塞。在光华而两旦。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风行惟涣。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千载克圣咸...

悲歌度燕水。弭节出阳关。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故人形影灭。音书两俱绝。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游子河梁上。应将苏武别。

地境阶基远。天窗影迹深。碧玉成双树。空青为一林。鹄巢堪炼石。蜂房得煮金。汉武多骄慢。淮南不小心。蓬莱入海底。何处可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