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朗读

宦游阅尽山川胜,归老方知气味真。
歌哭不移身自稳,往还无间语尤亲。
永怀前辈无因见,犹喜诸郎有此人。
千岁展禽风未改,不加雕琢世称珍。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译文及注释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远游历尽山川胜,回归老去才知气味真。
歌唱哭泣不能动摇自己的立场,往来间无需言语也亲近。
怀念前辈但无缘相见,却欣喜于后辈中有此人。
千年展示着自然之风,不加修饰世人称其珍。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苏辙游历过许多山川胜景后,最终回到老家,才真正体会到家乡的真实气味和价值。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前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有志于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后辈表示欣慰。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朴实和不加修饰的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两句写出了作者经历了许多外出游历后的回归心情,表达了游历的虚幻与家乡的真实相比,更显珍贵。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坚定立场的态度,歌唱和哭泣都不能动摇他的信念,同时也表达了与亲友之间默契无需言语交流的亲近感。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前辈的怀念之情,虽然没有机会与前辈相见,但对于后辈中有志继承传统文化的人表示欣喜。最后两句通过描绘自然的景物,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珍贵和不需要过多修饰的真实性。整首诗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传统文化和自然之美的热爱和珍视之情,展示了苏辙独特的感悟和情感表达能力。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读音参考

jì tí wǔ líng liǔ shì suǒ jū èr shǒu qí yì tiān zhēn táng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

huàn yóu yuè jǐn shān chuān shèng, guī lǎo fāng zhī qì wèi zhēn.
宦游阅尽山川胜,归老方知气味真。
gē kū bù yí shēn zì wěn, wǎng huán wú jiàn yǔ yóu qīn.
歌哭不移身自稳,往还无间语尤亲。
yǒng huái qián bèi wú yīn jiàn, yóu xǐ zhū láng yǒu cǐ rén.
永怀前辈无因见,犹喜诸郎有此人。
qiān suì zhǎn qín fēng wèi gǎi, bù jiā diāo zhuó shì chēng zhēn.
千岁展禽风未改,不加雕琢世称珍。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诗文推荐

新秋风月正凉天,空馆相看学坐禅。满榻诗书愁病眼,隔墙砧杵思高眠。霜飞一叶凋琼玉,风绕双松奏管弦。闻道熊罴归梦数,侵天闱棘漫森然。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门前溪水似渔家,流...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

曲如山下藤,脆若溪上苇。春风一张王,秋霜死则已。胡为南涧中,辛勤种柏子。上枝挠云霓,下根绞石齿。伐之为梁栋,岁月良晚矣。白首阅时人,君看柱下史。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