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朗读

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
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
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蜀译文及注释

《蜀》是唐代诗人徐夤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蜀地的热爱与自豪之情。

诗中描述了蜀地的悲壮之美。诗开篇写道:“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这里描绘了蜀地的战略重要性,以及通过信任和计谋取得胜利的智慧。接下来的两句“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则表达了蜀地能够守住汉朝的三分领地,并且不辜负荆州(指蜀地)六尺孤寡的英雄。

诗的第二联写道:“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这里以景物的富饶展现了蜀地的繁荣。诗中的“绿水”指蜀江,而“青桑”则象征了蜀地的丰收和繁盛。蜀地的物产丰富,并且有着杰出的人才。这一联表达了蜀地的富饶以及蜀人的聪明才智。

最后两句诗道:“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君王能够赏识蜀地的英才,并将蜀地作为建立国家的重要地方的期望。也意味着蜀地的重要性和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蜀地的赞美和自豪之情,展现了蜀地的战略重要性、丰饶和人才辈出的状况,以及对于蜀地被君王重视的期望和希望。是一首颂扬蜀地的战略价值和人文景观的诗篇。

诗文的中文译文如下:
虽然依托山关堵住了敌人的万夫之军,但胜利并不仅仅在于军事的力量,而更在于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蜀地能够守住汉朝的三分土地,不让自己辜负了成为荆州之英雄的孤儿们的期望。
绿水中游动的鱼表现了有才能的人已经得到了肯定,青色的桑树犹如笼罩了祥瑞之兆。
君王庆幸着来到了这个地方,那么建国之后,又会如何称呼这个蜀地之都呢?

诗歌的赏析:
《蜀》描绘了蜀地的壮丽与丰饶,以及蜀人的聪明才智。通过战略重要性、繁荣物产和杰出人才的描绘,展现了蜀地的优越性和价值。诗中通过景物描写和比喻手法,将蜀地的丰富和悲壮融入到整首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于蜀地的敬意和自豪之情。

该诗具有明确的写实主义风格,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生活现象来展现蜀地的特色。诗中还融入了一定的抒情元素,表达了作者对于蜀地的热爱和希望。

总之,《蜀》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蜀地的敬意和自豪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蜀地的战略重要性、繁荣物产和杰出人才,展现了蜀地的丰富和悲壮之美。同时,诗中还流露出作者对于蜀地的期望和希望,以及对于君王重视蜀地的感激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蜀地的景象和人文风景,是一首颂扬蜀地的优秀之作。

蜀读音参考

shǔ

suī yǐ guān zhāng dí wàn fū, qǐ shèng ēn xìn zuò liáng tú.
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
néng jūn hàn zuò sān fēn yè,
能均汉祚三分业,
bù fù jīng zhōu liù chǐ gū.
不负荆州六尺孤。
lǜ shuǐ yǒu yú xián yǐ dé, qīng sāng rú gài ruì xiān fú.
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
jūn wáng xìng shì zhōng shān hòu, jiàn guó rú hé hào shǔ dōu.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

徐夤诗文推荐

采尽汀蘋恨别离,鸳鸯总双飞。月明南浦梦初断,花落洞庭人未归。天远有书随驿使,夜长无烛照寒机。年来泣泪知多少,重叠成痕在绣衣。

谪下三清列八仙,获调羹鼎侍龙颜。吟开锁闼窥天近,醉卧金銮待诏闲。旧隐不归刘备国,旅魂长寄谢公山。遗编往简应飞去,散入祥云瑞日间。

丹桂攀来十七春,如今始见茜袍新。须知红杏园中客,终作金銮殿里臣。逸少家风惟笔札,玄成世业是陶钧。他时黄阁朝元处,莫忘同年射策人。

出水莲花比性灵,三生尘梦一时醒。神传尊胜陀罗咒,佛授金刚般若经。懿德好书添女诫,素容堪画上银屏。鸣梭轧轧纤纤手,窗户流光织女星。

封章频得帝咨嗟,报国唯将直破邪。身到西山书几达,官登南省鬓初华。厨非寒食还无火,菊待重阳拟泛茶。内翰好才兼好古,秋来应数到君家。

产破身穷为学儒,我家诸表爱诗书。严陵虽说临溪隐,晏子还闻近市居。佳句丽偷红菡萏,吟窗冷落白蟾蜍。闲来共话无生理,今古悠悠事总虚。

折桂何年下月中,闽山来问我雕虫。肯销金翠书屏上,谁把刍荛过日东。郯子昔时遭孔圣,繇余往代讽秦宫。嗟嗟大国金门士,几个人能振素风。

鹪鹩惊与凤凰同,忽向中兴遇至公。金榜连名升碧落,紫花封敕出琼宫。天知惜日迟迟暮,春为催花旋旋红。好是慈恩题了望,白云飞尽塔连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