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帘听歌

隔帘听歌朗读

低处最多情,声迟拍转停。
坐中肠亦断,况乃隔帘听。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隔帘听
相关诗文:

隔帘听歌译文及注释

《隔帘听歌》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低处最多情,声迟拍转停。
坐中肠亦断,况乃隔帘听。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隔帘听歌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人坐在低处,倾听歌声,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感。歌声迟缓起伏,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动人的故事。诗人的内心也因此而受到触动,情绪如弦断般悲凉。然而,诗人处在隔离的状态,无法直接与歌声的主人交流,这使得他的思绪更加纷乱。

赏析:
《隔帘听歌》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具有强烈感受力的场景。诗人通过低坐而听歌,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仿佛也置身于诗人的角色之中。在诗中,歌声的特点被生动地表达出来,声音的缓慢和转变使得整个情境更加真实而有张力。这种对声音的描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音乐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也传递了一种无法言表的内心情感。

诗人在描写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通过“坐中肠亦断”这句话,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惑。他或许渴望能与歌声的主人有更近的距离,亲身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故事,但隔帘的存在使得这种渴望变得遥不可及。这种隔离和无法实现的愿望,进一步加深了诗词中的情感,并给读者带来一种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总的来说,《隔帘听歌》以短小精悍的语言,通过对环境、声音和情感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情绪氛围。诗人通过这种隔离的境遇,让读者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沟通的障碍,引发了对于内心情感的共鸣和思考。

隔帘听歌读音参考

gé lián tīng gē
隔帘听歌

dī chù zuì duō qíng, shēng chí pāi zhuǎn tíng.
低处最多情,声迟拍转停。
zuò zhōng cháng yì duàn, kuàng nǎi gé lián tīng.
坐中肠亦断,况乃隔帘听。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诗文推荐

春山如春草,春来无不好,况是香炉峰,百叠烟屏围五老。嘤嘤历历谷鸟哀,朱朱粉粉山花开,芙蓉削山紫雾上,瀑布倒泻青天来。船头春山重回首,世上虚名一杯酒,李...

夜合花边待月来,宫中郤辘响春雷。笙调恨谱参差度,锦织愁纹宛转回。楼上绿珠知报主,座中红拂解怜才。伤心两炬绯罗烛,吹作银荷叶下灰。为雨为云事两难,蕙心兰...

江静月在水,山空秋满亭。自弹还自罢,初不要人听。

预折杨枝插绕檐,豆糜香软麦饧甜。春衣未染新丝织,午篆犹分旧火添。小雨送花青见萼,轻雷催笋碧抽尖。不因人远伤离别,那得春愁上短髯。

曾向溪南看艺麻,竹杠兜子一肩斜。秧苗尚短仍含谷,荷叶才高已上花。蚕屋柘烟朝焙茧,鹊炉沉火昼薰茶。而今风雨成抛绝,卧听西园两部蛙。

三晋封疆拱帝圻,两河山色照戎衣。青虹贯日随星出,赤鸟如云夹电飞。使者梅花春后折,王孙芳草梦中归。入朝若问东南事,积粟如山万马肥。

同祀碧鸡神,丝萝又结姻。文如谢道韫,书逼卫夫人。冀缺终相敬,梁鸿不厌贫。还能事荆布,归钓五湖滨。

江远树层层,蒲荷叶渐增。酒樽池阁雨,棋局夜船灯。竹净删逾瘦,花疏扫未能。亭亭川上鹄,风雨看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