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频出省有日书事

和永频出省有日书事朗读

青葱嘉树锁连甍,间忆东楼望远情。
禁壘晓烟浮旧色,御沟春水漱新声。
杯盘冷落留芳草,帘幕阴沈听乱莺。
汉殿未传红蜡烛,到家犹得趁沮明。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永频出省有日书事译文及注释

《和永频出省有日书事》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葱嘉树锁连甍,
间忆东楼望远情。
禁壘晓烟浮旧色,
御沟春水漱新声。
杯盘冷落留芳草,
帘幕阴沈听乱莺。
汉殿未传红蜡烛,
到家犹得趁沮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寺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宫廷生活的思念之情。诗人触景生情,回忆起曾经在东楼望远的情景。清晨的烟雾从禁地升起,掩盖了过去的颜色,皇宫中的沟渠里流淌着春水,清新的声音漱洗着宫廷的氛围。然而,如今宫廷中的杯盘已冷落,只有芳草依然留存,帘幕下阴暗的地方传来混乱的莺声。汉代的殿宇里还没有传来红蜡烛的光亮,而回到家中,仍然能趁着残明的光亮。

赏析:
这首诗以宫廷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青葱嘉树锁连甍”描绘了郁郁葱葱的树木,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禁壘晓烟浮旧色”则通过烟雾的形象,传达了时间的变迁和过去岁月的远去;“御沟春水漱新声”则通过水流的声音,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景物与情感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宫廷生活和自然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以景物为线索,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诗人以巧妙的语言和形象描写,将对宫廷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向往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对自然纯净之美的渴望。这首诗在描写细节和情感表达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和永频出省有日书事读音参考

hé yǒng pín chū shěng yǒu rì shū shì
和永频出省有日书事

qīng cōng jiā shù suǒ lián méng, jiān yì dōng lóu wàng yuǎn qíng.
青葱嘉树锁连甍,间忆东楼望远情。
jìn lěi xiǎo yān fú jiù sè, yù gōu chūn shuǐ shù xīn shēng.
禁壘晓烟浮旧色,御沟春水漱新声。
bēi pán lěng luò liú fāng cǎo, lián mù yīn shěn tīng luàn yīng.
杯盘冷落留芳草,帘幕阴沈听乱莺。
hàn diàn wèi chuán hóng là zhú, dào jiā yóu dé chèn jǔ míng.
汉殿未传红蜡烛,到家犹得趁沮明。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

王珪诗文推荐

万灯初烧宝龙山,御路先迎彩仗还。紫极躔星来帝所,仙风递管落人间。芳醪欲泥追嘉节,红烛翻惊照病颜。曾从宸游燕双阙,梦魂通夕绕严关。

正道仪中阃,柔风表六宫。一倾春日酒,万寿与君同。

紫掖新书换使符,春晴红旆照行舻。曾持白简风何厉,更伏青蒲论益孤。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闻教双鹤先归去,还到辽城似旧无。

上主提皇器,真人献赤符。夜书劳玉几,夕驾促金凫。洛自三陵咽,嵩犹万岁呼。谁言虞帝寿,终不返苍梧。

页旱连春与俗忧,忽兴嘉雨遍群州。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翟欲流。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

画船催鼓送将行,一醉离觞下玉京。延阁漏间空紫橐,洞庭波起猎红旌。曾冠獬廌奸回讋,却佩龙泉种落惊。莫向江城叹卑湿,贾生不信使群荣。

睿听来嘉论,忧劝政事昌。颙颙瞻帝座,谔谔置臣章。语切青规上,文留黼扆旁。受言初拜禹,罪已忽兴汤。进牖须盈几,垂衣岂下堂。只应千载治,危谏属忠良。

戴斗疆陲笼曙华,更凭重阜切天涯。安知玉殿开阊阖,日月星辰在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