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朗读

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间。
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
尽日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颜。
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译文及注释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写道:“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间。”这句诗意呼应了忙碌的尘世生活和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诗人感叹纷繁烦忧的社会,渴望像僧侣一样能够偶尔得到片刻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表达了诗人追求清凉避暑之地的心愿,希望能够抛开尘世的纷扰,与世隔绝,像在经书梦境中一样超脱尘世的烦恼。

继而诗中写道:“尽日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颜。”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禅房中一整天都在扫除尘埃,渴望能够一见仙岭的冰清玉洁之颜。这里的仙岭和冰颜象征着美好祥和的境地,诗人希望通过修身养性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最后两句:“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具有消暑之术的了解和赞赏,希望朋友能够通过修炼自身,像琼瑶一样从山中出来,以达到消除烦恼的目的。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对清凉避暑和心灵宁静的追求,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和对修身养性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写,以及含蓄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给人以静谧、超脱的感受。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于人们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读音参考

hé lín qiáo nián xué shì pǔ jìng yuàn bì shǔ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

gǔ gǔ hóng chén juàn wǎng huán, ǒu lái tōu dé shì sēng jiān.
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间。
yī xīn zì bié qīng liáng chù, wàn shì rú jīng mèng mèi jiān.
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
jǐn rì chán fáng huī yù chén, jǐ shí xiān lǐng duì bīng yán.
尽日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颜。
zhī jūn yǒu shù xiāo fán shǔ, xuán zuó qióng yáo chū dào shān.
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

王珪诗文推荐

万灯初烧宝龙山,御路先迎彩仗还。紫极躔星来帝所,仙风递管落人间。芳醪欲泥追嘉节,红烛翻惊照病颜。曾从宸游燕双阙,梦魂通夕绕严关。

正道仪中阃,柔风表六宫。一倾春日酒,万寿与君同。

紫掖新书换使符,春晴红旆照行舻。曾持白简风何厉,更伏青蒲论益孤。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闻教双鹤先归去,还到辽城似旧无。

上主提皇器,真人献赤符。夜书劳玉几,夕驾促金凫。洛自三陵咽,嵩犹万岁呼。谁言虞帝寿,终不返苍梧。

页旱连春与俗忧,忽兴嘉雨遍群州。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翟欲流。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

画船催鼓送将行,一醉离觞下玉京。延阁漏间空紫橐,洞庭波起猎红旌。曾冠獬廌奸回讋,却佩龙泉种落惊。莫向江城叹卑湿,贾生不信使群荣。

睿听来嘉论,忧劝政事昌。颙颙瞻帝座,谔谔置臣章。语切青规上,文留黼扆旁。受言初拜禹,罪已忽兴汤。进牖须盈几,垂衣岂下堂。只应千载治,危谏属忠良。

戴斗疆陲笼曙华,更凭重阜切天涯。安知玉殿开阊阖,日月星辰在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