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节

旌节朗读

君恩华我老,旌节到柴门。
我本一书生,乃忝侯伯尊。
忆昔有鼻祖,渔钓干周文。
既已成王业,营丘垂后昆。
功德虽不同,齿貌略可论,相望数千载,但愧非贤孙。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旌节译文及注释

《旌节》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王的恩宠华丽我已经老了,旌旗飘扬到了柴门。我原本只是一个读书人,却荣幸地被封为侯伯尊贵。回忆起过去,有着高贵血统的祖先,以渔猎之技而受到周文王的赏识。如今已经成就了王业,代代相传,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封爵的荣耀。虽然功德各有不同,容貌稍有可论之处,但与祖先相隔数千年,我不禁感到愧对非贤孙的身份。

诗意:
《旌节》表达了诗人姜特立对自己身份的反思和自责。他感慨自己享受了君王的恩宠,被封为侯伯,但却觉得自己无法与高贵的祖先相提并论,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愧疚之情。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祖先的差距,表达了对家族荣耀的珍视和对贤孙的期望。

赏析:
《旌节》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和身份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身与祖先的对比,展示了对尊贵身份的矛盾心理。他感叹自己的老去,同时又感到荣幸和自卑。诗中所提到的君恩、旌节、侯伯等词语,都是封爵和荣誉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耀的认同和在历史长河中的自觉位置。

诗人姜特立将自己与祖先相对照,通过对祖先的赞扬和自我贬低,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和家族荣耀的敬重。他在诗中表现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以此来强调家族价值观的传承和对贤孙的期望。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抒发了诗人对家族身份的矛盾心理和对家族荣耀的珍视,给人一种深思熟虑和内敛的艺术感受。

旌节读音参考

jīng jié
旌节

jūn ēn huá wǒ lǎo, jīng jié dào zhài mén.
君恩华我老,旌节到柴门。
wǒ běn yī shū shēng, nǎi tiǎn hóu bó zūn.
我本一书生,乃忝侯伯尊。
yì xī yǒu bí zǔ, yú diào gàn zhōu wén.
忆昔有鼻祖,渔钓干周文。
jì yǐ chéng wáng yè, yíng qiū chuí hòu kūn.
既已成王业,营丘垂后昆。
gōng dé suī bù tóng, chǐ mào lüè kě lùn,
功德虽不同,齿貌略可论,
xiāng wàng shù qiān zǎi, dàn kuì fēi xián sūn.
相望数千载,但愧非贤孙。

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姜特立诗文推荐

源流简公出,名字鲁山宗。避地江之左,惊人易以东。机云千载里,歆向一门中。敬止山堂老,才名是至公。

陇汧归路渺漫漫,且向金笼刷羽翰。院静日长频送语,时时图得主翁看。

满城车马隘如云,百万人家暗市尘。忽到南湖湖上看,始知物外有高人。

我识通川守,人才世所稀。金陵传正印,叶县悟圆机。国论曾三接,边城且一麾。从今雌甲子,洗眼看雄飞。

山色湖光相接连,千章古木老云烟。晚来曲港回舟处,如在孤山柳屿边。

两山胜处古坟多,多少英贤发咏歌。它日浮家钓清濑,腰章吾欲换渔蓑。

四山秋色冷银床,燕坐高斋兴味长。何物与公堪比德,寒花晚节最馨香。

相逢可恨十年迟,鍼芥相投更不疑。从此诗筒数来往,不须千里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