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朗读

自得湘南一派奇,禅舂元熟不须师。
几千亿化如来相,五百年将再出时。
翠壁云连秋树老,宝坊香静午斋迟。
我来欲和因缘事,众衲丛中有解知。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自得如来相因缘
相关诗文: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译文及注释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是李曾伯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得湘南一派奇,
禅舂元熟不须师。
几千亿化如来相,
五百年将再出时。
翠壁云连秋树老,
宝坊香静午斋迟。
我来欲和因缘事,
众衲丛中有解知。

中文译文:
在湘南的一片奇景中自得其乐,
禅舂修行已达到熟练的程度,不需要师傅。
佛菩萨数以千亿化身,
将在五百年后再次显灵。
翠绿的山壁与云相连,秋树已老,
香火旺盛的宝坊午斋稍晚。
我前来欲与缘分有关的事情,
在众多僧侣中能得到解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湘南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佛教信仰的敬重和向往。诗人自称能够自得其乐,意味着他在湘南的奇景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他表示自己已经达到了禅修的高境界,不再需要师傅的指导,暗示着他对修行的深刻理解和独立领悟。

诗中提到的几千亿化身如来相,表达了佛菩萨无边无际的智慧和慈悲,以及佛法的广大和深远。五百年再出时的描述,可能指的是佛教信仰在未来会继续发扬光大,或者指的是诗人对未来佛教繁荣的期盼。

接下来的描写展示了山壁的翠绿和云雾的交织,秋树的衰老,以及宝坊午斋的香火静谧。这些景物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幽雅的感受,与禅修的境界相呼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前来寺庙的目的,他希望能够寻求与因缘相关的事情的答案,希望在众多僧侣中得到解答。这表明诗人对佛法的探索和对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

整首诗以湘南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禅修和佛教信仰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对佛法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意义和哲学问题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描写手法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修养。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读音参考

lǐ xiāng shān fú hé bié jià shū yùn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

zì dé xiāng nán yī pài qí, chán chōng yuán shú bù xū shī.
自得湘南一派奇,禅舂元熟不须师。
jǐ qiān yì huà rú lái xiāng, wǔ bǎi nián jiāng zài chū shí.
几千亿化如来相,五百年将再出时。
cuì bì yún lián qiū shù lǎo, bǎo fāng xiāng jìng wǔ zhāi chí.
翠壁云连秋树老,宝坊香静午斋迟。
wǒ lái yù hé yīn yuán shì, zhòng nà cóng zhōng yǒu jiě zhī.
我来欲和因缘事,众衲丛中有解知。

李曾伯诗文推荐

黄叶满林霜尚轻,蓼花披岸水犹生。坐邀一段潇湘胜,元出钧陶手作成。

公不生唐世,贞元事若何。主恩思报切,臣罪忤时多。佞舌攻何忍,刚肠死不磨。倚兰凝伫久,一鹭点沧波。

许史推华阅,欧韩策隽名。风流接南渡,步武到西清。玉帐劳筹笔,彤墀识履声。壮怀驰万里,谁坏国金城。

色美示来鉴,功成思去谋。桂棹与兰桨,羔袖而狐裘。夏姬宜去楚,妲己肯归击。恤纬寸心在,铸金千古求。

渊源正学富经纶,炳炳如丹一片心。中外久期还荷橐,江湖所至是棠阴。威声足使戎心慑,边腹休虞客气侵。指日玉阶清问及,盍思长策济当今。

烂醉非生涯,小人若甘醴。斧斤戕天和,狂药害正礼。可惜竹溪逸,吵饮颍之水。名教有余乐,公未知趣耳。

取土虽多术,知人在片谈。文书今倚重,谋议许相参。饵陋贾生五,策明刘蜕三。坤舆方厚载,朋利得西南。

南渡称名相,西来见嫡孙。蜀珍交友盛,雍国曲刑存。桂苑连鸣鹿,枫宸拟簉鵷。平生经济略,雅志在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