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藻觅筍仍许作包子

陈公藻觅筍仍许作包子朗读

玉版禅师来应供,锦绷稚子敢分珍。
并包更藉桄榔屑,风味悬知定可人。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禅师稚子风味可人
相关诗文:

陈公藻觅筍仍许作包子译文及注释

《陈公藻觅筍仍许作包子》是宋代诗人陈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陈公藻觅筍仍许作包子,
陈公藻是诗人自称,觅筍是指寻找竹笋的意思,许作包子则表示他打算将这些筍用来做包子。这句诗的意象简洁明了,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向往和对自然食材的珍视。

玉版禅师来应供,
玉版禅师指的是高僧,他来此地是应邀前来供奉。这句诗通过“玉版禅师”这一形象,展示了禅宗对于人们心灵的指引和教化,表达了对于宗教信仰的推崇和敬意。

锦绷稚子敢分珍。
锦绷是用锦缎做成的带子,稚子是指年幼的孩子,敢分珍表示孩子们敢于分食珍馐。这句诗以孩子们的天真和无畏来形容他们对美食的渴望,表达了对纯真和快乐的赞美。

并包更藉桄榔屑,
并包是指将食材包裹在面团中,藉桄榔屑则表示用桄榔叶来增添风味。这句诗通过描述烹饪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美食制作过程的关注和对风味的追求。

风味悬知定可人。
风味悬知是指风味扑鼻而来,定可人则表示定能令人满意。这句诗以美食的味道来吸引人们,表达了对美食的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向往和对自然食材的珍视,展示了禅宗的教化和对纯真快乐的赞美,同时也强调了烹饪过程中对细节和风味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食和人文之间的和谐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陈公藻觅筍仍许作包子读音参考

chén gōng zǎo mì sǔn réng xǔ zuò bāo zi
陈公藻觅筍仍许作包子

yù bǎn chán shī lái yìng gòng, jǐn běng zhì zǐ gǎn fēn zhēn.
玉版禅师来应供,锦绷稚子敢分珍。
bìng bāo gèng jí guāng láng xiè, fēng wèi xuán zhī dìng kě rén.
并包更藉桄榔屑,风味悬知定可人。

陈棣诗文推荐

溪风袅袅素涛翻,兀坐书帷怯悄寒。老去见春如梦寐,此心底用倩人安。

思穷烟浪阔,目断暮云层。旧赏去何有,新诗得未曾。披章如对景,搜句懒挑灯。酬唱惭非敌,君千我百能。

冠佩追随倏半生,每怜萧艾倚兰英。开怀共醉酒贤圣,得句宁论诗父兄。天赋君才行有用,人言我拙坐无成。登填已拜风骚将,谁敢区鸫踵孟明。

霜林病叶日凋残,更觉平芜眼界宽。天外碧云山共远,阶前明月水争寒。愔愔夜气侵肌骨,戢戢诗愁入肺肝。欲去自怜心未惬,为君满意更重看。

溯流迟涩须流轻,石岸崎岖沙岸平。高树影藏低树影,前滩声掩后滩声。飞禽飞去语禽语,归客归休行客行。望断谁怜魂欲断,诗成转觉梦难成。

一气无私万物春,小儿造化果能神。鸟啼花发遽如许,酒病诗狂那厌频。倒著敢期山简醉,典衣谁计少陵贫。上林五祚他年赋,姑作临邛涤器人。

簿书丛里制归身,万树毶毶浅绿匀。试向小园寻落蕊,殷勤拂试觅余春。

博学该群籍,飞声蔼上庠。巍科曾叠贯,要路遂横翔。策府登清选,铨曹得望郎。九重方简在,一鉴遽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