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八夕邀刘学录

八月八夕邀刘学录朗读

老来岁月去如流,佳节前期约共游。
玉露尽驱三伏暑,银蟾堪□作中秋。
交朋得暇频相过,身世须忘百不忧。
尚有读书心未足,寒光凭为洗双眸。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八月八夕邀刘学录译文及注释

《八月八夕邀刘学录》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年时光的流逝、邀请朋友共度佳节以及表达对读书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安宁。

诗中提到了岁月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光阴逝去的感慨。他说老来岁月去如流,意味着光阴匆匆,时光如水,老年人感叹时光流逝得快。然而,尽管岁月如梭,作者仍然邀请朋友一同共度佳节。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重视,他希望与朋友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节日。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以及玉露和银蟾。玉露是指八月的露水,而银蟾则是指中秋夜的明月。诗人形容玉露尽驱三伏暑,意味着露水消散了盛夏的炎热,也预示着中秋节的临近。银蟾堪□作中秋,作者将明月比喻为银蟾,把中秋夜的明月的明亮和纯洁与银蟾相联系,表达了中秋节的美好和祝福。

诗中还提到了交朋友和读书的重要性。作者说交朋得暇频相过,强调了与朋友们相聚的频繁和愉悦。这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交流的追求。身世须忘百不忧,意味着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作者希望能够忘却身世的烦恼和忧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诗中提到了读书的心愿。作者说寒光凭为洗双眸,表达了对读书的渴望和追求。寒光可以理解为清澈明亮的光芒,洗双眸则表示通过读书来洗涤心灵,提升自己的修养。这反映了作者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不懈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岁月的流逝、邀请朋友共度佳节以及对读书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美好节日和知识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八月八夕邀刘学录读音参考

bā yuè bā xī yāo liú xué lù
八月八夕邀刘学录

lǎo lái suì yuè qù rú liú, jiā jié qián qī yuē gòng yóu.
老来岁月去如流,佳节前期约共游。
yù lù jǐn qū sān fú shǔ, yín chán kān zuò zhōng qiū.
玉露尽驱三伏暑,银蟾堪□作中秋。
jiāo péng dé xiá pín xiāng guò, shēn shì xū wàng bǎi bù yōu.
交朋得暇频相过,身世须忘百不忧。
shàng yǒu dú shū xīn wèi zú, hán guāng píng wèi xǐ shuāng móu.
尚有读书心未足,寒光凭为洗双眸。

陈宓诗文推荐

我作城东湖,筑堤百馀丈。水深才四尺,岸曲八回往。中号小沧洲,拏舟轻莲荡。回还即数里,渌作三江涨。集鹭绝惊猜,跳鱼时跌宕。栏外一峰奇,意重友人饷。月夕命...

老觉无情恋物华,玉尘那复惜飞花。春风只在襟怀里,试问蓝溪吏隐家。

殷勤春语数行书,忽忆先贤泣满裾。一饭怜贫犹欲报,交章荐士合何如。

想像孤忠尚凛然,古祠何止更千年。清标自是人难泯,不为区区一剑传。

老鹊呼檐人起早,华鲸催午日西迟。不因地迥稀尘事,那得冬阴似夏时。

田里今年少叹嗟,前溪敢放夜痕加。天开璧玉三千岫,水绕黄云一万家。古寺安闲茶可饱,深村取次酒能赊。归来晚及西津渡,百丈虹梁喜有涯。

师座慈山几百春,精神长是念斯民。我非济旱为霖手,合作岩隈洒扫人。

生平尊仰梅溪像,望日迁居恪及门。诞子偶然同是日,命名端合作梅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