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九月十七日饮陆君用见山堂

次韵九月十七日饮陆君用见山堂朗读

凤凰山下隐君庐,水竹宽閒十亩余。
稚子已能题砌叶,饮徒时许共畦蔬。
杜同谷怨长才柄,马伏波思下泽车。
何似此公一丘壑,潸心逸兴西阳书。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水竹稚子何似丘壑
相关诗文:

次韵九月十七日饮陆君用见山堂译文及注释

《次韵九月十七日饮陆君用见山堂》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凰山下隐君庐,
水竹宽閒十亩余。
稚子已能题砌叶,
饮徒时许共畦蔬。
杜同谷怨长才柄,
马伏波思下泽车。
何似此公一丘壑,
潸心逸兴西阳书。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方回与友人陆君饮酒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山庄景致。诗中凤凰山下,隐藏着陆君的住所,周围种满了宽阔的水竹,占地十余亩。诗人的孩子已经能够写字,能够在砌叶上题字,而与诗人一起饮酒的朋友们也时常共同品尝着种在畦蔬上的蔬菜。诗人以此描绘出一个平和而温馨的场景。

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些情感和思索。诗人提到了杜同谷和马伏波,暗示了他们对长才柄和下泽车的怀念和憧憬。这些都是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显示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了一个宁静、闲适的山庄景致,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和谐、平淡生活的向往。诗中水竹宽阔、畦蔬茂盛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恬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此外,诗人通过提到杜同谷和马伏波,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杜同谷和马伏波分别代表过去和未来的人物,诗人借用他们的名字,表达了自己对长才柄和下泽车的怀念和向往。这种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在平和宁静之中带有一丝追忆和思索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宁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庄景致,既表达了对简朴、和谐生活的向往,又透露出对时间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淡泊的境界,引发人们对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次韵九月十七日饮陆君用见山堂读音参考

cì yùn jiǔ yuè shí qī rì yǐn lù jūn yòng jiàn shān táng
次韵九月十七日饮陆君用见山堂

fèng huáng shān xià yǐn jūn lú, shuǐ zhú kuān xián shí mǔ yú.
凤凰山下隐君庐,水竹宽閒十亩余。
zhì zǐ yǐ néng tí qì yè, yǐn tú shí xǔ gòng qí shū.
稚子已能题砌叶,饮徒时许共畦蔬。
dù tóng gǔ yuàn cháng cái bǐng, mǎ fú bō sī xià zé chē.
杜同谷怨长才柄,马伏波思下泽车。
hé sì cǐ gōng yī qiū hè, shān xīn yì xìng xī yáng shū.
何似此公一丘壑,潸心逸兴西阳书。

方回诗文推荐

明年老子六十一,最忆只身三十时。岂料衰迟脱离乱,三孙三女四男儿。

此邦最佳处,乃在城北隅。野田荞麦傍,松下复问涂。酷爱古石峙,故缓羸骖驱。一生能几许,于兹十载余。

九日已过一,嘉菊无人采。晴轩醉余芳,赖有我辈在。胸着酒斗许,意阔浩如海。谁能起九原,共与推千载。儿女较唇舌,我岂尔能凂。

病骨春寒欠酒浇,关山满眼雁程遥。有人恨过江淹赋,何处魂堪宋玉招。六十五翁来日短,百千万事迅风瓢。平生知己惊俱尽,一影穷山伴寂寥。

弱冠至休致,日须成一诗。贫犹常饮客,老幸不招医。节欲无真病,轻财似太痴。此吟得佳句,新买早梅枝。

窃尝评小陵,使生太宗时。岂独魏郑公,论谏垂至兹。天宝得一官,主昏事已危。脱命走行在,穷老拜拾遗。卒坐鲠直去,漂落西南陲。处处苦战斗,言言悲乱离。其间至...

万古未来事,先天逆已知。卦中无不有,却要后天推。

宣父老于行,苦辛定六艺。至今峨冕旒,万国奉烝祭。当时困在陈,粒粟不能致。宰割诸侯王,重瞳气盖世。烧纪不啻虱,烹周仅若彘。焉知千金首,乃为马童利。此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