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发诸邑民兵至朝邑县官未至遂宿其驿

催发诸邑民兵至朝邑县官未至遂宿其驿朗读

羸马趋程晚,冲风雪满衣。
城荒更鼓暗,市冷吏民稀。
乌垒兵初起,河桥客未归。
北行殊未已,拜檄寸心违。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宿 驿

催发诸邑民兵至朝邑县官未至遂宿其驿译文及注释

《催发诸邑民兵至朝邑县官未至遂宿其驿》是宋代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羸马趋程晚,冲风雪满衣。
城荒更鼓暗,市冷吏民稀。
乌垒兵初起,河桥客未归。
北行殊未已,拜檄寸心违。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紧急情况下的场景。当地官员未能按时到达朝邑县,因此村庄里的民兵被催促赶往县城。然而,天色已晚,寒风凛冽,马匹疲惫不堪,诗人的衣衫上沾满了飞雪。城池荒凉,鼓声低沉,城市冷清,官吏和百姓稀稀落落。乌黑的城墙上的哨所里的士兵刚刚起身,河桥上的旅客还未归来。北方的行程遥远,旅途还未结束,但诗人却被迫拜读了一封急件,内心矛盾纠结。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荒凉和孤寂的景象,表达了一种紧迫和无奈的情感。在这个画面中,作者运用了富有形象感的描写手法,如“冲风雪满衣”和“城荒更鼓暗”,生动地展现了冬天的严寒和城市的凄凉。同时,通过对乌垒兵和河桥客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急迫的氛围,表明了局势的紧急性和紧张感。

诗中的最后两句“北行殊未已,拜檄寸心违”,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诗人明知北方的行程仍然遥远,但却被迫拜读了一封急件,这种内心的纠结与违心的选择成为了诗的情感高潮。通过这种矛盾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局势和个人之间的困惑和无奈,凸显了战乱年代中个人命运与历史命运的交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示了战乱年代中人们的苦难和无奈,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抒发。同时,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以及内心的矛盾抉择,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与历史命运的反思与关注。

催发诸邑民兵至朝邑县官未至遂宿其驿读音参考

cuī fā zhū yì mín bīng zhì cháo yì xiàn guān wèi zhì suì sù qí yì
催发诸邑民兵至朝邑县官未至遂宿其驿

léi mǎ qū chéng wǎn, chōng fēng xuě mǎn yī.
羸马趋程晚,冲风雪满衣。
chéng huāng gēng gǔ àn, shì lěng lì mín xī.
城荒更鼓暗,市冷吏民稀。
wū lěi bīng chū qǐ, hé qiáo kè wèi guī.
乌垒兵初起,河桥客未归。
běi xíng shū wèi yǐ, bài xí cùn xīn wéi.
北行殊未已,拜檄寸心违。

李复诗文推荐

河鱼出龙门,云雷走平地。飞腾不上天,临流夜生子。生子子有神,怒风翻海水。长爪探阳乌,中原苦腥气。钳奴不耕作,扬鞭断其尾。黄犊养成斑,奔登邺城址。豹来抱...

束风吹园未曾出,隐几潜心读大易。低头不知客人门,但见开编时点笔。天开地辟日月明,四时变化万物成。伏义画卦混沌死,纷纷智巧凋元精。

三年去国苦飘零,满面风沙漫度春。白日驱车无住客,青山当路亦为尘。东经卤泽初迎雪,西出蒲关欲问津。何日投鞭寻旧隐,云间深访牧牛人。

乡农不寓兵,经费半非古。天下虽无事,禁虣必备武。浚郊开王畿,屹然根本固。钩陈拥帝居,百万环貔虎。军声潮海惊,牙帐屯云聚。临难责死力,温饱当有素。投身占...

东方牵牛西织女,饮犊弄机隔河渚。西风忽起怨夜长,相望盈盈不得语。走投上帝贷金钱,五云飞来结香軿。曳裾指露天榆冷。照影回身桂叶偏。银潢七月秋浪高,黄昏欲...

夔人耕山灰作土,散火满山龟卜雨。春日不知秋有饥,下种计粒手中数。七月八月旱天红,日脚散血龙似鼠。汙邪瓯窭高下荒,草根木皮何甘苦。蛮商奸利乘人急,缘江转...

植蒿不为栋,豢豚不成虎。本非英特姿,虽长何足数。男儿生堕地,便要立门户。谢凤炳有毛,羊豹兆于乳。探根咀其芽,已足知甘苦。吾党有侯生,高门映东鲁。翘然出...

天生神物非偶然,此龟不知今几年。世传一尾直百岁,计应生在晋魏前。长江不挂豫且网,得来佳处游林泉。穹然苍甲大如屋,欲负三山翔群仙。奇宫偶卦天地立,爻昼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