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朗读

巾舄初随入蜀船,风帆吼过洞庭烟。
七千里路到何处,十二峰云更那边。
巫女暮归林淅沥,巴猿吟断月婵娟。
来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满锦川。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风帆巫女暮归消融
相关诗文: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译文及注释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

巾舄初随入蜀船,
风帆吼过洞庭烟。
七千里路到何处,
十二峰云更那边。

巫女暮归林淅沥,
巴猿吟断月婵娟。
来年五月峨嵋雪,
坐看消融满锦川。

中文译文:

巾帼的船只带我踏上入蜀之行,
风帆呼啸着越过洞庭湖的烟。
行程七千里,终将到达何处呢,
十二峰的云朵在那边更加翻飞。

巫山的女子在傍晚归来,雨点淅沥作响,
巴山的猿猴在夜晚吟唱,月色明亮而婵娟。
明年五月,峨嵋山将迎来白雪,
我将坐在那里,观赏着消融满布满锦川的景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湖南湘中地区乘船进入四川蜀地的情景,并表达了他离开湘中的惋惜之情。一开始,船只向前航行,风帆猛吹,行经洞庭湖的烟雾之中。接着,作者思索着这七千里的漫漫旅途将要带他去何方,十二峰的云彩则在那遥远的地方更加壮丽。

接下来,诗中描写了巫山归来的女子和巴山猿猴的吟唱,凝聚了对故乡的特殊感情。诗的最后,作者展望了明年五月的峨嵋山雪景,并在那坐看消融的雪花覆盖锦川的美景中,回忆他在湘中的离别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诗人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相融合,展现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读者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能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美妙。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读音参考

zì xiāng zhōng jiàng rù shǔ liú bié zhū yǒu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

jīn xì chū suí rù shǔ chuán, fēng fān hǒu guò dòng tíng yān.
巾舄初随入蜀船,风帆吼过洞庭烟。
qī qiān lǐ lù dào hé chǔ,
七千里路到何处,
shí èr fēng yún gèng nà biān.
十二峰云更那边。
wū nǚ mù guī lín xī lì, bā yuán yín duàn yuè chán juān.
巫女暮归林淅沥,巴猿吟断月婵娟。
lái nián wǔ yuè é méi xuě, zuò kàn xiāo róng mǎn jǐn chuān.
来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满锦川。

齐己诗文推荐

蠹不自蠹,而蠹于木心。蠹极木心,以丰尔腹。偶或成之,胡为勖人。人而不真,繇尔乱神。蠹兮蠹兮,何全其生。无托尔形,霜松雪柽。

荣枯得失理昭然,谁学离骚更问天。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珍重匡庐沃洲主,拂衣抛却好林泉。

大鹏刷翮谢溟渤,青云万层高突出。下视秋涛空渺弥,旧处鱼龙皆细物。人生在世何容易,眼浊心昏信生死。愿除嗜欲待身轻,携手同寻列仙事。

身不沉,骨不重。驱青鸾,驾白凤。幢盖飘飘入冷空,天风瑟瑟星河动。瑶阙参差阿母家,楼台戏闭凝彤霞。五三仙子乘龙车,堂前碾烂蟠桃花。回头却顾蓬山顶,一点浓...

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五陵春暖芳草齐,笙歌到处花成泥。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伯阳道德何涕唾,仲尼礼乐徒卑栖。

行路难,君好看,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奔湍。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潜毁平人骨。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又不见李...

莲峰映敷水,嵩岳压伊河。两处思归久,前贤隐去多。闲身应绝迹,在世幸无他。会向红霞峤,僧龛对薜萝。

不放生纤草,从教遍绿苔。还防长者至,未著牡丹栽。蛱蝶空飞过,鶺鴒时下来。南邻折芳子,到此寂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