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海上正觉寺

宿海上正觉寺朗读

霜满啼猿石,风回落雁洲。
半生为远客,此夕欠同流。
白月无穷意,沧波不尽秋。
倚阑吟未足,长啸上峰头。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无穷意长啸上峰
相关诗文: 宿

宿海上正觉寺译文及注释

《宿海上正觉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文珦。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霜满啼猿石,风回落雁洲。
半生为远客,此夕欠同流。
白月无穷意,沧波不尽秋。
倚阑吟未足,长啸上峰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海上的禅寺度过的一夜。霜菊盛开,猿猴啼叫,这是秋天的景象。风吹回落的雁群,宛如一幅动态的画卷。诗人自述自己半生为远客,今夜却与这片海洋产生了某种共鸣。明亮的月光投射在无垠的海面上,给人以无尽的思绪。海浪滚滚,似乎无法尽头,象征着无边的秋意。诗人倚着栏杆吟唱,却总觉得不够,于是长啸向着山峰的顶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寺庙位于海滨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在这个环境下的思想与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尽的思索。他把自己比作远客,强调了自身的离散和孤独感。然而,他在这片海洋中找到了某种共鸣,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无尽的意境。白月的光芒和沧波的浩渺给他带来了无穷的思考和情感。诗人站在寺庙的栏杆上吟唱,但他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发出长啸,希望能够超越现实的局限,达到更高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意蕴丰富,给人以深思和感悟。

宿海上正觉寺读音参考

sù hǎi shàng zhèng jué sì
宿海上正觉寺

shuāng mǎn tí yuán shí, fēng huí luò yàn zhōu.
霜满啼猿石,风回落雁洲。
bàn shēng wèi yuǎn kè, cǐ xī qiàn tóng liú.
半生为远客,此夕欠同流。
bái yuè wú qióng yì, cāng bō bù jìn qiū.
白月无穷意,沧波不尽秋。
yǐ lán yín wèi zú, cháng xiào shàng fēng tóu.
倚阑吟未足,长啸上峰头。

释文珦诗文推荐

散逸羲皇上,风流晋宋间。金莲推寓直,玉笋竟虚班。名在方为重,身荣等是閒。知心千古月,耿耿照泉关。

忘情三十载,曾不厌顽疏。白石能同煮,青山亦共居。猨声依树乐,鸟影入云虚。闻道黄精熟,相呼又荷锄。

霜露变群物,游子难为情。吾亲隔重泉,奈此风叶声。

故人相别去,岁月良已深。人皆寄音书,我唯寄其心。心真无转移,音书有浮湛。所寄匪有它,但愿保斯谌。毋为威武屈,毋为富贵淫。与其常戚戚,不如自愔愔。但使吾...

端居念局促,聊复起行游。褰裳涉浅濑,随云陟高丘。时当孟夏月,嘉木清且稠。众鸟相和鸣,关关无时休。颇觉惬幽抱,遂尔忘丰忧。解衣坐磐石,濯足临长流。心空了...

危栏朝独倚,千里望中閒。旭日穿层浪,明霞际断山。京华襟带里,于越有无间。鼓枻知谁子,长歌去不还。

衰翁卧病山之阿,东村沈老来相过。首言年饥若无备,次说时政多烦苛。其间数事尽切已,具有本末非差讹。农家累世服畎亩,此外宁复知其他。世道愈变俗愈薄,天意亦...

娟娟秋月照空床,行人东征未还乡。思如辘轳不断绝,千转万转萦愁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