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暮春

再和暮春朗读

黄莺初啭燕新还,林馆清虚景未阑。
瓮拨金膏倾腊脚,封开绿绢试春团。
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乾。
若待休间频宴集,牵拘人事恐多般。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再和暮春译文及注释

《再和暮春》是宋代苏颂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人情之间的矛盾。

译文:
黄莺初啭燕新还,
林馆清虚景未阑。
瓮拨金膏倾腊脚,
封开绿绢试春团。
条风吹笋苞犹嫩,
谷雨催花色渐乾。
若待休间频宴集,
牵拘人事恐多般。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黄莺刚刚开始歌唱,燕子也刚刚归来。林荫下的庭院依然清幽,景色未曾消散。人们正在将金膏从陶罐中倒出,准备为冬季的腊肉泡制腌渍。绿色的丝绢被打开,用来试制春天的团子。微风吹动着竹林,嫩笋的芽蕾还未完全展开,而谷雨的降临催促着花朵渐渐干燥,颜色逐渐鲜艳。如果等到休息的时候,频繁地聚会宴饮,却担心牵扯人情事务太多,使人感到困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暮春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蓬勃生机和人间烦忧的对比。黄莺的歌声和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清幽的庭院和未消散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然而,诗中出现的瓮拨金膏和封开绿绢等描写,却提醒人们冬季的腊肉制作和春天的团子制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暗示了繁忙和琐碎的人事。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热闹聚会的矛盾心态,他希望休息,但又担心这样的聚会会牵扯太多的人际关系和琐事,使人感到困扰。

整首诗以景写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情感。苏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对于春天来临的喜悦和对于繁忙琐碎事务的烦恼,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矛盾和纷扰。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于人事纷扰的忧虑,给人一种深思的意味。

再和暮春读音参考

zài hé mù chūn
再和暮春

huáng yīng chū zhuàn yàn xīn hái, lín guǎn qīng xū jǐng wèi lán.
黄莺初啭燕新还,林馆清虚景未阑。
wèng bō jīn gāo qīng là jiǎo, fēng kāi lǜ juàn shì chūn tuán.
瓮拨金膏倾腊脚,封开绿绢试春团。
tiáo fēng chuī sǔn bāo yóu nèn, gǔ yǔ cuī huā sè jiàn gān.
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乾。
ruò dài xiū jiān pín yàn jí, qiān jū rén shì kǒng duō bān.
若待休间频宴集,牵拘人事恐多般。

苏颂诗文推荐

具美生名世,熙工职代天。规橅在台阁,风采著藩宣。大议方尊老,清时遽丧贤。无言桃李感,闻者共潸然。

台阁三朝旧,丝纶载世承。早年钦妙誉,末路愧同升。论议无吾间,文章岂众能。二经垂绝笔,天丧沈吴兴。

内德方{上新下女}茂,徽音比姒超。诒谋二圣托,燕处两宫朝。功被人间满,神归帝所遥。巍巍光献策,万世配仁昭。

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间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鍊日精。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

三士隐沦地,上林句曲前。朅来思访道,属望赋游仙。松引飞轮路,云收积玉巅。华阳不知远,趣驾似行天。

二公清尚固难偕,迁谪襟怀亦洞开。得志已观邪与正,寓言宁校福兼灾。恬然委顺诚高识,展矣文华信雅才。珍重佳篇堪继美,咏歌中遣待时来。

几日风沙结襟袖,忽传嘉惠眼重开。交情不改乘车约,和气先随掞藻来。元帅本由诗礼选,行人愧匪语言才。相逢且喜论平素,若校文章未易陪。

铃合优间斲句新,客亭传诵慰驰神。诚知撷露敲冰陋,岂敌挥毫掞藻春。固乏琼瑶酬错宾,多惭鱼目换骊珍。近来闻道谈机迅,更恐难当彼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