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朗读

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
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
野禽喧戍鼓,春草变征衣。
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春草征衣回顾夕霏
相关诗文: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译文及注释

中文译文:

登上暂住的观楼,看到花朵刚刚开满,皇帝行宫的柳树随风摇曳。今天如何能够在这样良辰美景下,还是思念着往昔的方寸之地。

离别的风阻隔了预定的相聚,山中的云彩也不再那么常见。我敬礼辞别了皇宫,扬起旗帜登上山顶。野禽的鸣叫声和戍楼上的鼓声交织在一起,春天的青草变成了战士的衣装。回顾长安的道路,关山上弥漫着夜晚的雾霭。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在离别长安、返回蜀中途中写的。诗人登上观楼,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和风吹拂下摇曳的柳树。然而,他思念往昔的时光,无法完全投身于眼前的美景。离别的风阻隔了他与亲友的相聚,山中的云彩也渐渐不再频繁出现。尽管他有些愁绪,但他还是坚定地离开了皇帝行宫,勇往直前攀登山顶。在那里,他可以听到野禽的鸣叫声和戍楼上鼓声的交织,以及春天的青草变成战士们的衣装。最后,他回顾了长安的道路,眺望着关山上夜晚的雾霭。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离别长安、返回蜀中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思念往昔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初春的花朵和柳树风摆的景象,以及将离别的苦楚与山中的静谧自然相对比,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与对立。诗中的“离别风期阻”和“将乖云会稀”暗示了诗人无法顺利与亲友相会的遗憾和不甘,而“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则展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和追求。最后,回顾长安的道路和关山上夜晚的雾霭,使诗人的离别之旅更显深沉、凄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展示了唐代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读音参考

hái fù shǔ zhōng yí shì jīng yì yóu hǎo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

yù sù huā chū mǎn, zhāng tái liǔ xiàng fēi.
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
rú hé zhèng cǐ rì, hái wàng xī duō wéi.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chàng bié fēng qī zǔ, jiāng guāi yún huì xī.
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
liǎn rèn cí dān quē, xuán qí zhì cuì wēi.
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
yě qín xuān shù gǔ, chūn cǎo biàn zhēng yī.
野禽喧戍鼓,春草变征衣。
huí gù cháng ān dào, guān shān qǐ xī fēi.
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诗文推荐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红颜意气尽,白壁故交轻。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榴平。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夜伴讥懦宿,朝随驯雉行。度溪犹忆处,...

樊宿花初满,迂台柳向飞。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怅别凤期阻,将乖云会稀。敛袄辞丹闷,悬旗涉翠微。野禽喧戌鼓,春草变征衣。徊顾长安道,关山起夕罪。

一鸟启北燕,飞来向西蜀。单栖剑们上,独舞蜗山足。嗝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群凤从之游,伺之何所欲。答言寒乡子,飘飘万徐里。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常思稻...

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振旅汾川曲,秋风横大歌。

若有人兮山之曲,驾青虬兮乘白鹿,往从之游愿心足。披涧户,访岩轩,石濑潺湲横石径,松萝幂zx掩松门。下空濛而无鸟,上巉岩而有猿。怀飞阁,度飞梁。休余马于幽...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欲随石燕沉湘水,试逐铜乌绕帝台。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虞人负缴来相及,齐客虚...

三秋违北地,万里向南翔。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横天无有阵,度海不成行。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忽忽岁云暮,相望限风烟。长歌欲对酒,危坐遂停弦。停弦变霜露,对酒怀朋故。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浮云映丹壑,明月满青山。青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