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兴寺阁祷雨

真兴寺阁祷雨朗读

太守亲従千骑祷,神翁远借一杯清。
云阴黯黯将嘘遍,雨意昏昏欲酝成。
已觉微风吹袂冷,不堪残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应向江南饱食粳。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真兴寺阁祷雨译文及注释

《真兴寺阁祷雨》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太守亲自率领千名骑兵祷告神明,希望能够降雨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真兴寺阁祷雨
太守亲従千骑祷,
神翁远借一杯清。
云阴黯黯将嘘遍,
雨意昏昏欲酝成。
已觉微风吹袂冷,
不堪残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
应向江南饱食粳。

中文译文:
真兴寺的阁楼里祈祷降雨,
太守亲自率领千名骑兵祷告,
神明借来一杯清水。
乌云密布,将要嘘响到处,
雨意昏沉,欲要酝酿成雨。
微风已经吹起,袂袖变得冰冷,
残日将近,它依偎在山的明亮处。
今年的秋天是否丰收,
君可知晓,应该到江南去享受美味的稻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太守亲自率领千骑兵到真兴寺阁祈祷降雨的场景。太守和众骑兵为了解决旱灾,亲自向神明祷告,希望能够得到降雨的恩赐。太守祷告时,神明借来一杯清水,象征着他们的祈求和期望。诗中描述了乌云密布、天空阴沉的景象,预示着雨水即将到来。微风吹拂时,袂袖变得冰冷,暗示着秋天即将来临。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江南美食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旱情之下人们的祈祷和对雨水的期盼,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物质的渴望。通过描写旱情和祈雨的场景,诗人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无奈和对上天的依赖。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通过描绘乌云密布、微风吹拂等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笔下的气氛和情感。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和娴熟的艺术表达。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旱情和雨水、微风和冷意等相对矛盾的事物进行对比描写,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真兴寺阁祷雨读音参考

zhēn xìng sì gé dǎo yǔ
真兴寺阁祷雨

tài shǒu qīn cóng qiān qí dǎo, shén wēng yuǎn jiè yī bēi qīng.
太守亲従千骑祷,神翁远借一杯清。
yún yīn àn àn jiāng xū biàn, yǔ yì hūn hūn yù yùn chéng.
云阴黯黯将嘘遍,雨意昏昏欲酝成。
yǐ jué wēi fēng chuī mèi lěng, bù kān cán rì bàng shān míng.
已觉微风吹袂冷,不堪残日傍山明。
jīn nián qiū shú jūn zhī fǒu, yīng xiàng jiāng nán bǎo shí jīng.
今年秋熟君知否,应向江南饱食粳。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苏轼诗文推荐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区区数...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