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独处寄鲁望

暇日独处寄鲁望朗读

幽慵不觉耗年光,犀柄金徽乱一床。
野客共为赊酒计,家人同作借书忙。
园蔬预遣分僧料,廪粟先教算鹤粮。
无限高情好风月,不妨犹得事吾王。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咏物写竹抒怀言志
诗文主题:犀柄家人风月吾王
相关诗文:

暇日独处寄鲁望译文及注释

暇日独处寄鲁望

幽慵不觉耗年光,
犀柄金徽乱一床。
野客共为赊酒计,
家人同作借书忙。
园蔬预遣分僧料,
廪粟先教算鹤粮。
无限高情好风月,
不妨犹得事吾王。

译文:
闲日独自处于无人的宁静中,不觉已经消逝了许多年光。
象牙扣上金制的琴弦乱在床上。
与野客一同计算着赊酒的钱,
与家人一同忙于借书的事务。
提前把园蔬分给僧人预备,
提前教导校量供应白鹤的粮食。
对于无尽的高情感兴趣好风月,
也不妨一样事奉于我的君王。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闲暇时光中独自一人的生活。他悠闲而无所事事,不觉中年华逝去。他和野客一样,为了赊酒而计算费用,同时也和家人们一起忙于借书。他把自己的园蔬提前分给了僧人,为的是预备供应白鹤的粮食。尽管作者生活闲散,但他对于高尚的情感以及美好的自然风光依然充满热爱。他表示,尽管他不事奉于君王,他仍然能够自得其乐并且善良行事。

赏析:
这首诗乐章和着意境,具有典型的唐代诗风。作者以自己闲暇时光的生活为切入点,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展示了一种恬逸自得的生活态度。作者以诗人自身的角度,描述了他与家人、朋友的情感交流,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整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充实的生活场景,使读者沉浸在宁静和舒适的氛围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和满足。诗中通过对不同角色和事物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思考,表达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流淌着唐代的闲适和自在之风,给人以愉悦和宁静的感受。

暇日独处寄鲁望读音参考

xiá rì dú chǔ jì lǔ wàng
暇日独处寄鲁望

yōu yōng bù jué hào nián guāng, xī bǐng jīn huī luàn yī chuáng.
幽慵不觉耗年光,犀柄金徽乱一床。
yě kè gòng wèi shē jiǔ jì,
野客共为赊酒计,
jiā rén tóng zuò jiè shū máng.
家人同作借书忙。
yuán shū yù qiǎn fēn sēng liào, lǐn sù xiān jiào suàn hè liáng.
园蔬预遣分僧料,廪粟先教算鹤粮。
wú xiàn gāo qíng hǎo fēng yuè, bù fáng yóu dé shì wú wáng.
无限高情好风月,不妨犹得事吾王。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皮日休诗文推荐

响屐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余香在翠炉。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杉桂交阴一里余,逢人浑似洞天居。千株橘树唯沽酒,十顷莲塘不买鱼。藜杖闲来侵径竹,角巾端坐满楼书。襄阳无限烟霞地,难觅幽奇似此殊。

糟床带松节,酒腻肥如羜。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自此得公田,不过浑种黍。

解洗余酲晨半酉,星星仙吹起云门。耳根无厌听佳木,会尽山中寂静源。

传得三元饣迅饭名,大宛闻说有仙卿。分泉过屋舂青稻,拂雾彯衣折紫茎,蒸处不教双鹤见,服来唯怕五云生。草堂空坐无饥色,时把金津漱一声。

商颜多义鸟,义鸟实可嗟。危巢末累累,隐在栲木花。他巢若有雏,乳之如一家。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罗。商人每秋贡,所贵复如何。饱以稻粱滋,饰以组绣华。惜哉仁...

夷师本学外,仍善唐文字。吾人本尚舍,何况夷臣事。所以不学者,反为夷臣戏。所以尸禄人,反为夷臣忌。吁嗟华风衰,何尝不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