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汨罗

咏史诗·汨罗朗读

襄王不用直臣筹,放逐南来泽国秋。
自向波间葬鱼腹,楚人徒倚济川舟。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直臣放逐
相关诗文:

咏史诗·汨罗译文及注释

《咏史诗·汨罗》
胡曾

襄王不用直臣筹,
放逐南来泽国秋。
自向波间葬鱼腹,
楚人徒倚济川舟。

诗词中文译文:

襄王不接纳任何直臣的策略,
放逐来自南方的泽国秋。
他自己葬身在汨罗江的波涛中,
而楚人只能依靠小船渡过济川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胡曾写给襄王的咏史诗之一,描写了襄王不珍惜直臣的忠告,最终导致了他自身的失败和楚国的衰落。

首先,襄王不接受忠臣的建议,自作聪明地放逐了来自南方的泽国秋。这里的泽国秋指的是泽国的大臣秋瑾,他是个正直善良的人,给襄王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襄王却不信任他,将他放逐出境。

接着,诗中描绘了襄王的悲惨命运。他自己跳入了汨罗江的怀抱,躲避着追兵,最终被江水吞噬。汨罗江是湖南省的一条河流,它见证了襄王的不幸命运。襄王的自毁行为表明他不明智地对待了忠诚和珍贵的劝告。

最后,诗中描写了楚人为了生存而搭乘小船渡过济川河。济川河是山西省的一条河流,楚人通过渡船渡过河流,逃离了面临灭亡的楚国。这里的楚人代表了楚国的百姓,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逃离战乱和灾难。

整首诗通过描述襄王的错误决策和楚国的困境,表达了对昔日国家荣光的悼念和对权谋政治的警示。它展示了历史中的一个教训:一个君王不应该轻视直臣的忠告,因为他们通常拥有睿智和卓越的智慧。这首诗借助咏史的形式,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思考和警醒。

咏史诗·汨罗读音参考

yǒng shǐ shī mì luó
咏史诗·汨罗

xiāng wáng bù yòng zhí chén chóu, fàng zhú nán lái zé guó qiū.
襄王不用直臣筹,放逐南来泽国秋。
zì xiàng bō jiān zàng yú fù, chǔ rén tú yǐ jì chuān zhōu.
自向波间葬鱼腹,楚人徒倚济川舟。

胡曾诗文推荐

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时国士心。

汉祖西来秉白旄,子婴宗庙委波涛。谁怜君有翻身术,解向秦宫杀赵高。

北入单于万里疆,五千兵败滞穷荒。英雄不伏蛮夷死,更筑高台望故乡。

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

东巡玉辇委泉台,徐福楼船尚未回。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义帝南迁路入郴,国亡身死乱山深。不知埋恨穷泉后,几度西陵片月沉。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