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沧江日夜流赏析

惟有沧江日夜流朗读

《江上曲(四首)》是明代诗人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江上秋景的壮丽和人事变迁的无常,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自然景观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红蓼丹枫一色秋,
楚云吴水共悠悠。
人间万事西风过,
惟有沧江日夜流。

诗意:
诗人以江上的红蓼、丹枫为象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楚云、吴水是指楚国和吴国的地域,代表着江南地区的风景。诗人通过描述红蓼、丹枫和江水的流动,表达了秋天的深远之美和无尽的宁静之感。同时,他也把这种景色与人间的万事万物相对照,意味着人们的事物不断变幻流转,而大自然的沧江却日夜不停地流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深切思考。红蓼和丹枫是秋天的代表,表现出大自然的丰富和多彩。楚云和吴水是江南的象征,给人以宁静和恢宏之感。通过与人间万事的对比,诗人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短暂。然而,唯有沧江不停地流淌,它是与人类的生活和变迁无关的,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和不变。整首诗意境高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界永恒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上秋景和对时间流转的思考,展现了刘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他表达了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永恒流动的敬畏之情。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诗人的感受,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